实时更新飞瑞敖最新动态,了解飞瑞敖
发布时间 :2022-06-28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人工智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已是必然趋势。但技术革新总是具有两面性,它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挑战,把握内在风险并提出优化路径,才能够有效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优势,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育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教育空间的拓展、教育内容的丰富、教育手段的革新、教育评估的优化等方面,对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效、增强学生主体性、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的技术素养与先进技术的使用不匹配,思政教师由于缺乏相应技术背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更多停留于浅层,结合层次较低,甚至会被“冗余数据”“失真数据”等干扰教学思路或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其二,由于学生会依据自身偏好选择性地接受外部信息,大数据往往会“投其所好”,定向推送具有高度关联的信息,导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局限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即“信息茧房”效应,影响思政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大数据推送碎片化特性明显,这比较适合科普性或大众化的知识,与思政教育严密的逻辑体系以及较为严肃的知识内容存在冲突,容易消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三,教学手段的过度“智能化”导致教学缺乏应有的“温度”。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思政教育由传统的“人-人”交互模式转变为“人-机-人”的模式,随之而来的是“主体获得感”“教师权威”等亦直接转交给了机器,弱化甚至消解了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教师的榜样引领效果,甚至部分高校存在着将人工智能作为教学目的的倾向,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演变成了围绕机器、服务机器、关心机器,最终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效果。除上述主要问题以外,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风险、数据安全风险以及忽视“边缘人物”风险等也亟待解决。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作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所产生的内在风险并不是说该方式无效,而是需要考虑到思政教育的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让人工智能更好服务于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效果。
一、提升思政教师的智能技术素养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教育运用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而智能技术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关键素养。首先,针对教师与技术结合层次较低的现象,思政教师应积极主动跨领域学习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具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驾驭能力,重点了解智能教学平台、大数据运行平台等人工智能支撑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它们作用于思政教育的内在机理,以便根据自身教学习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以及整体教学环境选择适合的智能化工具或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层面需要大力开展以“智能技术”为主题的专项教学培训,打造集场景体验、技术咨询与示范培训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场景培训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智能技术支撑平台,并将教师在该方面的培训效果纳入日常考核与激励体系中,提升教师的积极性。最后,要构建智能思政教育共同体,例如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库、优秀教学案例学习库以及建设“以新带老、以老促新”的思政教师培养体系,全方位、多元化提升思政教师的智能技术素养。
二、建立教师把关的数据共享机制
人工智能的优势在数据的智能处理,在于交流的快捷和资源的共享。在当今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的背景下,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和处理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将越来越普遍。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消解教师的教育引导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人工智能的确能在很多方面实现对教学对象身心状况的精准定位。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身心发展涉及的数据日益复杂,主体更加多样,人工智能的网络性和系统性特点刚好可以发挥作用。把人工智能的自动化、迅捷化与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结合,可以取得传统教育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规范、合法的前提下,人工智能驱动思政课教学乃至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搜集教学对象或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话语、文字和行为等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整理、追踪等等,及时地、精准地呈现给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使教学和思政工作更有针对性。
但以上这些工作,要求学校或教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加强平台建设,建立对各类数据资源的有序共享机制。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资源、线上线下的授课数据、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教评数据、师资综合数据等等,对这些数据资源实现智能联通,但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赋予不同层级共享、使用、加工和处理的权限。尤其是要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用自动化取代人的自主性,教师要对数据以及处理结果的可靠性充分把关,并且仍然要与学生直接接触和交流,保持师生交流的“温度”。
三、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供给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无论教师怎么施教,最终都要回归到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吸收与接纳,这也意味着思政课教学内容既需要具备思想高度与理论深度,又需要具备现实热度与实践厚度。因此,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提质增效,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思政课内容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耦合,避免学生自主选择偏差导致的“信息茧房”现象。一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场景、案例,例如借助VR等虚拟仿真技术,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典型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切身体会”特定的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及其背后隐藏的思政理论,通过增强“代入感”实现入脑入心,进而促进思政课对学生“三观”的引领与塑造作用。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课本知识,更应该与社会热点话题密切结合。思政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社会热点话题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诸如中国“抗疫”的典型素材、国内外时政热点话题等等,这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能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命力。
四、坚守以学生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师部分职能的取代,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依赖机器,特别是在思政教育这一关系到人的情感、伦理、道德等的领域,它改变的仅是教学方式,并未改变思政教育的核心即“以学生为本”。其一,教师要始终明确其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变,人工智能仅是承担辅助作用的工具。人工智能尽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在学生互动、情感交流、答疑解惑、塑造正确“三观”等方面的作用始终是无法取代人的。其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善于总结分析其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数据反馈,高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学习状况,特别是要积极矫正学生中存在的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言谈举止,教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其三,教师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内在的伦理、法律问题,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坚守底线思维,打造清朗的网络教学空间。思政教师只有真正倾注和投入情感关怀,才能够有效避免“只见技术不见人”“只认数据不认人”的情况,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大势所趋,并且已有较多的实践探索,但其所衍生的问题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作为思政教师,既需要站在时代前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入思政教育,促进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的革新,更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取向,为两者融合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和策略,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