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更新飞瑞敖最新动态,了解飞瑞敖
发布时间 :2022-09-14
人类正在向着人工智能时代迈进。21世纪以来,以基因、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自动化流水线、无人驾驶、无人超市、AI客服甚至AI医疗的广泛应用都昭示着未来“无人化劳动”的趋势。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方式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即人工智能在将人类从作为谋生手段的物质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将带来大量的“技术性失业”。人工智能机器人将代替人而完成其绝大部分工作,如执法人员、医生、服务人员等,因此有学者预言,人类将进入“不劳社会”。
由于劳动作为“唯一的价值源泉”,以及人的生存、发展手段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而存在,失业必将带来失去劳动、失去生活内容等问题,进而导致人的异化。2016年,牛津大学马丁学院联合花旗集团发布的研究报告《工作中的技术2.0版:未来不再是过去的样子》指出,大数据革命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改进意味着更多职业可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美国47%的工作将受到自动化的威胁,这一数字在中国上升到77%。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不仅停留在传统的体力劳动、重复性机械劳动、制造业领域,算法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取代约2.3亿知识工作者。在这种情形下,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将会如何?教育活动的实际执行者——教师是否也能够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这一重要问题也由此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2019年3月和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两份报告,指出人机协作的未来教育形式将对教师角色和劳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界也掀起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职业角色与特点的讨论。夏基提出人类教师相比于机器最重要的是理解、关心儿童并做儿童的榜样与依恋对象;查德则认为面对人工智能,教师的角色会转向设计和选择教学设备、监测学生进步和提供支持的监督员。
我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从人的主体性价值出发论述人类教师不会被AI取代的持存性。李栋等人认为课程理解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的核心存在方式。周月玲等人强调相对智能机器,教师在人际互动中更具有优势,用情感、意志和追求来影响学生是教师角色永远不变的价值所在。
从现有研究来看,研究者主要是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群体的职业角色及其不可替代性,虽然这对我们理解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重要性具有一定意义,但还不够充分。我们还需要从教师专业劳动的复杂特殊性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本质与特性等角度,去理解和探究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教师的专业劳动不同于专业发展。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形成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的过程,而专业劳动则是教师专业性地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是一种从“知”到“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综合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性。
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潜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教师须将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以道德方式创造性地融于教育实践中,以专业的方式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这种因材施教的专业劳动体现了教师极高的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性的集中体现。
其次,在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化时代的“制造性劳动”逐渐被非制造、非物质性劳动所代替。因此人类教师的专业劳动也主要体现为非物质性劳动,重复性的机械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性、道德性和情感性等非物质价值属性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不可替代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理由。
探讨分析其原因正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所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物质性或生产性劳动将更多地由机器或自动化体系承担,“非物质劳动”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劳动形式。
区别于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最早发现和研究了人类劳动形式向“非物质”方向演变的趋势。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内格里将非物质劳动划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主要包括脑力劳动或语言劳动,例如“解决问题,符号型及分析型的任务及语言表达”;另一种主要为“情感型劳动”。
教师专业劳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劳动。教师通过脑力和语言劳动将知识传给学生,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了教师道德与情感,体现了教师高度的专业自主性和教育智慧。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虽然能够给教育活动带来新的机遇,但是却无法替代教师创造性的、道德和情感的非物质性专业劳动。
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能够改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提升教和学的效能,另一方面能够替代教师做一些诸如讲授知识、批改作业、答疑和监考等机械重复性工作,但即便如此,它也无法替代教师劳动中那些即席创作、因材施教和饱含人文关怀的部分,例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识别和解决其个性化学习问题以及师生间的道德与情感关系等。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将教师从机械重复性教学事物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师能够更集中于做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工作——以其创造性、道德性和情感性的非物质专业劳动培育学生,激发创造、培育道德和传递情感。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难以替代教师的专业劳动,反而更加凸显了教师专业劳动的非物质价值属性,即创造性、道德性和情感性,并在专业劳动中,将这些非物质价值属性融于一体。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价值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性意味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采用非程序性、创造性的劳动方式。首先,创造是人的天性,人在目的论意义上的本质就是创造性。
创造性行动所开拓的生活是崭新的、有活力的、激动人心的,这在心理上有着强大刺激力,这就是人们天生感兴趣的经验。人的创造活动激发着更形成着人的潜能,也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具有无限可能的属人的教育实践活动。
正是人的创造天性使得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了开放性、丰富性、意识性和无限可能性的特征。如果说在教育产生之时人的创造天性创造了不同于动物的生存本能训练的属人的教育,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不仅不再是一种本能的自发行为,亦不是对传统与经验的简单重复和机械灌输,而是建立在知识、科学和智力基础上的创造性劳动。
运用知识、智力和创造手段是非物质劳动的典型特征,也集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其次,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复杂个体差异所决定的。受教育者不仅在年龄、性别、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生理和心理差异,而且在社会文化和传统上存在文化差异,加之全纳教育环境中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面对的受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为何教”“教什么”和“怎样教”等教育问题时不能对所有学生僵化地采用同一套教育内容与方法,也不能被任何固定的程序、模式所规定和局限,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与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需要教师具备有关学生、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要根据教育目的,不断判断学生特点和教育需求,调整教育方式,反思教育过程,这每一步都需要教师智力、知识以及创造性的参与。
创造力是在没有明确指示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是能够对某一特定主题提出不寻常的想法或问题解决方法的知识、智力、能力及个性品质的总和,是教师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因材施教的基础。
再次,教师专业劳动的创造性也是由学习方式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人工智能时代,新的知识图景和数字技术对人类的传统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过去注重知识积累的单向、线性学习方式,将被复杂学习环境中的注重学习生态的知识网络建构所替代。
在人工智能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或数据库能够掌握完备的信息与知识,海量的、视角多元且快速更迭的信息之间还会存在相互矛盾、难有定论之处。因此人类与网络世界的信息和学习生态很难是尽善尽美的,而是一种动态变化、处于不断修正状态的知识体系。